機械工程師技術能力要求
發布時間:2018-11-16 來源: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作者:秘書處 閱讀次數: 【字體
大 中 小】
打印
機械工程師技術能力要求
1.通過基礎教育、實踐活動和繼續教育達到:對工程學科的廣泛了解,并具有對現代社會問題的知識,足以認識工程對于世界和社會的影響;深刻了解所屬工程部門的特點。
2.通過培訓和持續專業進修達到:具有靈活處理問題的意識,能從容應對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,發展職業技能。
例如:
▲ 能夠找出個人知識和技能的局限性,確定自身的發展需求;
▲ 制定計劃,努力擴展自身的技術能力,以實現個人和組織的目標;自我評價繼續職業發展實施結果;協助他人實施;
▲ 通過實踐,拓寬、深化自身的知識基礎,并保持能力開發的證據。
3.通過在設計、開發、生產、設備、工藝、系統,基建、操作或維修產品、代理服務等領域的實踐,能用科學方法和觀點,使用現有的技術、工具或新興技術,發現、分析和解決工程實踐活動中的問題。在本職工作中能夠參與工程解決方案的設計、開發;或能夠提出、審查、選擇為完成工程任務所需的工藝、步驟和方法,能夠實施設計解決方案;能夠參與相關評價,具有判斷力和創意,提出專業的獨立技術見解。
例如:
▲能夠確立用戶對產品等改進的要求或主動發現問題;
▲能夠利用各方面的知識和對技術發展的了解,利用從實踐中獲取的可靠依據,對工程產品、加工手段、管理體系和服務的提升潛力進行審查;提升并改善其效能;
▲能夠根據審查的結果制定改進計劃;
▲能夠參與工程解決方案的設計;
▲能夠選擇一個審查方法,參與評估工程解決方案的可行性;
▲ 能夠提出確保上述實施所需的資源意見;
▲ 具有實施解決方案的能力;
▲ 能夠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問題,并正確應對;
▲能夠參與解決方案效果的評估;
▲能夠提出改進建議,從中自覺學習和研究,收集并提供反饋意見。
▲具有參與策劃、設計或審定工程產品、加工手段、管理體系和服務系統的能力;
▲具有參與評估和持續改進體系的能力;
4.制定各種技術工程計劃的同時也能全面考慮技術、經濟、財政、環境、社會及其他相關因素。
例如:
▲ 能夠自覺承擔有關環境、健康、安全等事務的責任,確保滿足環保、健康、安全的要求;
▲ 主動完善并貫徹實施危險源鑒別和風險控制系統;
▲ 管理、評價、改善上述系統;
▲ 具有發揮想象力、創造性、革新的能力,以維護和提高環境、產品與服務整體質量和經濟目標;
▲ 自覺宣傳、動員、鼓勵投資人的參與。
5.在管理方面具有有效的溝通和監督能力;具備籌劃項目實施能力、能夠進行計劃管理、計劃預算以及人力和資源的組織。
例如:
▲會使用合適的管理體系;
▲ 具有設計和確認實施計劃和程序的能力;
▲具有安排、實施、落實與相關方約定合同的能力,能夠組織正常運作,保持質量水準,具有發現影響項目實施因素的能力;
▲能夠正確認識在項目團隊中的角色地位,能夠根據相關的質量標準、程序和預算開展工作;通過工作確保團隊成員和同事采用了相關質量管理原則;
▲對質量標準、程序和預算出現的變化,能夠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;
▲具備管理工作團隊,協調項目活動的能力;工作中能主動同團隊和相關人員商定目標與工作計劃,努力實現目標;
▲ 能夠客觀地評估工作業績并提出改進建議;
▲ 能夠發現團隊和個人需求,為其發展制定計劃;
▲ 管理并支持團隊和個人的發展;
▲ 能夠正確地評估團隊和個人工作表現,并整理、提交反饋意見;
▲ 能夠主持、引導團隊進行討論,并記錄會議討論內容;
▲ 具備起草信函、文件、報告的能力;
▲ 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緒、優點、弱處;
▲ 自信、靈活地處理新的和不斷變化的人際環境;
▲ 解決沖突,創造、維護和增強建設性的工作關系。
6. 有良好的經驗記錄和責任經驗。
參考附件:
機械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生應具有的能力和意識
(1)具有數學、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知識的應用能力;
(2)具有制訂實驗方案、進行實驗、分析和解釋數據的能力;
(3)根據需求,具有設計機械系統、部件或過程的能力;
(4)具有對于機械工程問題進行系統表達、建立模型、分析求解和論證的能力;
(5)初步掌握在機械工程實踐中使用各種技術、技能和現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;
(6)具有社會責任和對職業道德的認識;
(7)在多學科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和較強的人際交流能力;
(8)知識面寬廣,并具有對現代社會問題的知識,足以認識工程對于世界和社會的影響;
(9)具有接受終生教育的意識和能力。
相關文件